中国传媒大学电磁信息研讨会圆满举办

作者: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24-07-08

(通讯员王檬

为了促进中国传媒大学电磁信息相关领域研究生的成长和学科的发展,增加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并作为我校70周年校庆的一项重要学术活动,76日,中传电磁信息研讨会在48号教学楼召开,本次会议由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主办。

会议首先由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金立标教授致开幕辞。金书记首先对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研究生表示欢迎,接着介绍了中传电磁场微波技术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与未来规划,表示将与各兄弟院校携手同心,集智聚力,共同促进电磁微波相关专业发展,最后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家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香港城市大学梁国华教授,国家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吴琦教授作特邀报告,并有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的6位博士研究生作现场报告。

    会议由信通学院朴大志教授、郭庆新教授和苏建勋教授共同主持。信通学院副院长李树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微波与太赫兹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李斌副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卢宏达老师,国家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张志一高级工程师出席了本次会议。通信工程系王亚金老师以及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相关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共计3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上午,我校2023级博士生李立北京理工大学2022级博士生聂博宇和我校2022级博士生陈潜分别作了题为《基于无穷小电磁偶极子阵列的天线辐射场计算》《基于金属媒质的毫米波及太赫兹多波束天线》《新型频率选择吸波体设计及在天线RCS减缩中的应用》的报告;我校2021级博士生徐程祥和王檬分别作了题为《四极化可重构超表面设计》和《三极化大规模MIMO信道特性测量、分析与建模》的报告;我校2020级博士李盼作了题为《基于辐射和散射性能一体化的智能超表面技术研究》的报告。各位博士生的报告主题鲜明、内容精彩,参会的专家学者对他们的报告从创新性、逻辑性严谨性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和分析,并与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探讨,针对一些关键问题和难点,提出详细建议与指导

  

  下午,香港城市大学梁国华教授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吴琦教授分别作了题为《Designs of Substrate-Integrated Dielectric Resonator Antennas和《天线近场耦合模式的分析与抑制》的主题报告。

梁教授的报告首先介绍了介质谐振器天线设计的发展沿革,接着介绍了介质通孔的概念,指出介质通孔能够增加基片集成介质谐振器天线设计的灵活性,并通过宽带、双极化和圆极化基片集成介质谐振器天线的设计来具体阐述了介质通孔的作用梁国华教授是IEEE Fellow,长期致力于天线和计算电磁等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担任多个本领域核心学术组织、会议和期刊的重要职务,包括20062007 IEEE AP/MTT香港联合分会主席,2022 IEEE天线测量与应用会议(CAMA)总主席,2008亚太微波会议(APMC)TPC主席等。他还担任IEEE APS(天线与传播学会)的杰出演讲人(Distinguished Lecturer)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TAP)IEEE Antennas and Wireless Propagation Letters的副主编,并于20132016年担任IEEE TAP的主编(是该刊自1952年创刊以来首位华人主编)。梁教授还获得了多个重要学术奖项,包括19931995年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USRI)青年科学家奖,2013香港城市大学卓越研究奖,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教育部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自然科学一等奖等。

 

 

教授的报告针对紧密排列的天线之间严重的近场耦合问题提出了三种分析方法,分别是特征模分析、共差模分析及正交模分析法,并简要讨论了近场耦合的抑制问题。吴琦教授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磁兼容与防护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天线与电磁兼容领域研究。吴教授已经发表60余篇SCI检索期刊论文,出版学术专著2部,授权美国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曾获2011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URSI)青年科学家奖,2012年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全国百提名,2014年德国洪堡学者,2018年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21年中国电子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

 

  

两位教授精彩报告为同学们介绍了相领域的研究发展脉络和前沿问题,展示了各自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随后的会议交流讨论环节中,教授们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并就大家科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了深入探讨。 

与会同学纷纷表示,参加这次会议受益匪浅。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聂博宇表示,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中传电磁信息研讨会并作报告,和领域优秀的专家、学者与同学的交流对未来的研究工作开阔了思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赵运茹表示,平时参与的多是本校的学术报告会,很少有机会能同其它兄弟院校的同学交流探讨,希望以后能多多参与类似的学术活动。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刘馨阳表示,参与这次会议收获颇多,学习了教授们精彩的报告,认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非常期待下一次会议。除了同学们的肯定,与会老师们也都给予本次会议高度的认可北京理工大学的李斌老师评价说:这个会议办非常好,值得每年继续办下去,希望能在北京相关学科高校推广,未来可以邀请更多的同学和教授来分享交流,在各个学校之间轮流举办,增强学校间的交流合作

 

最后,会议的发起人朴大志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老师对各位专家、学者以及同学们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表示了感谢,并希望未来可以继续通过电磁信息研讨会这个平台加强我校与各高校研究生和老师间的学术交流。朴老师强调,会议的宗旨在于研究生提供一个向领域的优秀学者学习以及互相交流的机会,拓宽大家的学术视野和研究思路,增强学术研究能力,从而提高学校的综合学术水平和学科影响力

展望未来,中传电磁信息研讨会将继续秉承着开放、合作、创新的理念,不断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与,通过加强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电磁微波领域的研究与发展。